计算机的开机启动原理
最近发现自己用的电脑开机时间变的越来越长了,启动速度也比以前慢很多,虽然已经对电脑进行了全方位的“垃圾”清理,可是效果也没有明显的提升。随后便查询了一些关于计算机启动原理的资料,发现计算机从打开电源到开始操作,整个启动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此借助马海祥博客的平台也跟大家共享一下计算机在整个启动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工作?
总体来说,马海祥觉得计算机的整个启动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BIOS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缩写为ROM)发明,开机程序被刷入ROM芯片,计算机通电后,第一件事就是读取它。
这块芯片里的程序叫做“基本输出输入系靳”(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为BIOS。
1、硬件自检
BIOS程序首先检查,计算机硬件能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这叫做“硬件自检”(Power-On Self-Test),缩写为POST。
如果硬件出现问题,主板会发出不同含义的蜂鸣,启动中止。如果没有问题,屏幕就会显示出CPU、内存、硬盘等信息。
2、启动顺序
硬件自检完成后,BIOS把控制权转交给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
这时,BIOS需要知道,“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具体存放在哪一个设备。也就是说,BIOS需要有一个外部储存设备的排序,排在前面的设备就是优先转交控制权的设备。这种排序叫做“启动顺序”(Boot Sequence)。
打开BIOS的操作界面,里面有一项就是“设定启动顺序”。
第二阶段:主引导记录
BIOS按照“启动顺序”,把控制权转交给排在第一位的储存设备。
这时,计算机读取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读取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如果这512个字节的最后两个字节是0x55和0xAA,表明这个设备可以用于启动;如果不是,表明设备不能用于启动,控制权于是被转交给"启动顺序"中的下一个设备。
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就叫做“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缩写为MBR)。
1、主引导记录的结构
“主引导记录”只有512个字节,放不了太多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到硬盘的哪一个位置去找操作系统。
主引导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
(1)、第1-446字节: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
(2)、第447-510字节:分区表(Partition table)。
(3)、第511-512字节:主引导记录签名(0x55和0xAA)。
其中,第二部分“分区表”的作用,是将硬盘分成若干个区。
2、分区表
硬盘分区有很多好处。考虑到每个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主引导记录”因此必须知道将控制权转交给哪个区。
分区表的长度只有64个字节,里面又分成四项,每项16个字节。所以,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分四个一级分区,又叫做“主分区”。
每个主分区的16个字节,由6个部分组成:
(1)、第1个字节:如果为0x80,就表示该主分区是激活分区,控制权要转交给这个分区。四个主分区里面只能有一个是激活的。
(2)、第2-4个字节: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柱面、磁头、扇区号等等)。
(3)、第5个字节:主分区类型。
(4)、第6-8个字节:主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
(5)、第9-12字节:该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逻辑地址。
(6)、第13-16字节:主分区的扇区总数。
最后的四个字节(主分区的扇区总数),决定了这个主分区的长度。也就是说,一个主分区的扇区总数最多不超过2的32次方。
如果每个扇区为512个字节,就意味着单个分区最大不超过2TB。再考虑到扇区的逻辑地址也是32位,所以单个硬盘可利用的空间最大也不超过2TB。如果想使用更大的硬盘,只有2个方法:一是提高每个扇区的字节数,二是增加扇区总数。
第三阶段:硬盘启动
这时,计算机的控制权就要转交给硬盘的某个分区了,这里又分成三种情况。
1、情况A:卷引导记录
上一节提到,四个主分区里面,只有一个是激活的。计算机会读取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卷引导记录”(Volume boot record,缩写为VBR)。
“卷引导记录”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这个分区里的位置。然后,计算机就会加载操作系统了。
2、情况B: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随着硬盘越来越大,四个主分区已经不够了,需要更多的分区。但是,分区表只有四项,因此规定有且仅有一个区可以被定义成“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所谓“扩展分区”,就是指这个区里面又分成多个区。这种分区里面的分区,就叫做“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
计算机先读取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 boot record,缩写为EBR)。它里面也包含一张64字节的分区表,但是最多只有两项(也就是两个逻辑分区)。
计算机接着读取第二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再从里面的分区表中找到第三个逻辑分区的位置,以此类推,直到某个逻辑分区的分区表只包含它自身为止(即只有一个分区项)。因此,扩展分区可以包含无数个逻辑分区。
但是,似乎很少通过这种方式启动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确实安装在扩展分区,一般采用下一种方式启动。
3、情况C:启动管理器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读取“主引导记录”前面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不再把控制权转交给某一个分区,而是运行事先安装的“启动管理器”(boot loader),由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
Linux环境中,目前最流行的启动管理器是Grub。
第四阶段:操作系统
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后,操作系统的内核首先被载入内存。
以Linux系统为例,先载入/boot目录下面的kernel。内核加载成功后,第一个运行的程序是/sbin/init。它根据配置文件(Debian系统是/etc/initab)产生init进程。这是Linux启动后的第一个进程,pid进程编号为1,其他进程都是它的后代。
然后,init线程加载系统的各个模块,比如窗口程序和网络程序,直至执行/bin/login程序,跳出登录界面,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至此,全部启动过程完成。
马海祥博客知识扩展——计算机中boot的来源含义
如果你去问一个学计算机的人,“启动”是计算机中的那个单词?回答一定是boot。可是,boot原来的意思是靴子,“启动”与靴子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里的boot是bootstrap(鞋带)的缩写,它来自一句谚语:
"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
字面意思是“拽着鞋带把自己拉起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最早的时候,工程师们用它来比喻,计算机启动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必须先运行程序,然后计算机才能启动,但是计算机不启动就无法运行程序!
早期真的是这样,必须想尽各种办法,把一小段程序装进内存,然后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所以,工程师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拉鞋带”,久而久之就简称为boot了。
本文发布于马海祥博客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https://www.mahaixiang.cn/internet/386.html,注明出处;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您可能还会对以下这些文章感兴趣!
-
云服务器的常规安全设置及基本安全策略
我们要保障云服务器数据安全,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从监控、入侵防御、数据备份等多方面做好安全措施,与服务商共同承担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只有由内而外进行双重加固,才能获得良好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确保业务安全。最近,换了新的云服务器,很多安全设置就要重新做了,对于一些基本设置及基本安全策略,在网上搜了一下,整理大概有以下这些要点,如果有不足的设置,希望大家帮忙提出哈!……【查看全文】
-
HTTP与HTTPS的区别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被用于在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传递信息,HTTP协议以明文方式发送内容,不提供任何方式的数据加密,如果攻击者截取了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报文,就可以直接读懂其中的信息,因此HTTP协议不适合传输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信用卡密码等……【查看全文】
-
完整的汉字Unicode编码表
什么是Unicode编码呢?在创造Unicode之前针对各种语言有几百种编码系统,而且这些编码系统也相互冲突,给不同语言系统的电脑进行交流带来了麻烦。因为两种相同的字符在不同的编码系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这些不同甚至会对电脑带来危害。于是Unicode出现了,Unicode给每个字符提供了一个唯一的数字,不论是什么平台,不论是什么程序,不论是什么语言。它真正实现了全球电脑系统的United,作为一个标准,它已经成为全球软件技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查看全文】
阅读:11关键词: 编码表 日期:2019-06-25 -
HTTP服务的七层架构技术解析及运用
一般来说,计算机领域的体系结构普遍采用了分层的方式,从最底层的硬件往高层依次有: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运行库->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等等。从网络分层模型OSI来讲,由上至下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当然实际应用的TCP/IP协……【查看全文】
-
基于贝叶斯推断应用原理的过滤垃圾邮件研究
随着电子邮件的应用与普及,垃圾邮件的泛滥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正确识别垃圾邮件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传统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主要有关键词法和校验码法等。前者的过滤依据是特定的词语;后者则是计算邮件文本的校验码,再与已知的垃圾邮件进行对比。它们……【查看全文】
-
计算机的开机启动原理
计算机从打开电源到开始操作,整个启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总体来说,计算机的整个启动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BIOS;第二阶段:主引导记录;第三阶段:硬盘启动;第四阶段:操作系统;直至执行/bin/login程序,跳出登录界面,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查看全文】
-
详解内存数据库中的索引技术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所有数据都放在磁盘上进行管理,所以称作磁盘数据库(DRDB:Disk-Resident Database),磁盘数据库需要频繁地访问磁盘来进行数据的操作,磁盘的读写速度远远小于CPU处理数据的速度,所以磁盘数据库的瓶颈出现在磁盘读写上,基于此,内存数据库的概……【查看全文】
-
SSL证书服务的DV SSL、OV SSL和EV SSL三种类型有什么区别?
SSL 证书就是遵守 SSL协议,由受信任的数字证书颁发机构CA,在验证服务器身份后颁发,具有服务器身份验证和数据传输加密功能。SSL证书服务帮助您以最小的成本将服务从HTTP转换成HTTPS,实现网站或移动应用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传输。简单来说,SSL证书是数字证书的一种,类似于驾驶证、护照和营业执照的电子副本。因为配置在服务器上,也称为SSL服务器证书。该安全协议主要用来提供对用户和服务器的认证;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隐藏;确保数据……【查看全文】
阅读:21关键词: SSL证书 日期:2021-07-15 -
盘点2010年代这10年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二十一世纪的第2个十年即将过去,在过去十年里有很多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我们见证了过去十年,大量的数据泄露、黑客攻击、民族国家之间的间谍行动、几乎不间断的金钱利益网络犯罪以及让系统崩溃的恶意软件,这些安全事件不绝于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不必沉溺于过去重大的数据泄露事件或者黑客行动,而是更应该专注他们的技术,从这些技术中去预见未来网络安全趋势,让专家对网络安全领域范式转变有所了解。下面我就按时间……【查看全文】
-
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互联网给用户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用户在信息时代对信息的需求,但也使得用户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无法从中获得对自己真正有用的那部分信息,对信息的使用效率反而降低了,而通常解决这个问题最常规的办法是推荐系统。推荐系统能有效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感兴趣和高质量的信……【查看全文】
阅读:13560关键词: 今日头条 日期:2016-01-20
分类目录
互联网更多>>
关于大型网站架构的负载均衡技术详解 负载均衡是将负载(工作任务,访问请求)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服务器,组件)上进行执行,是解决高……
详解内存数据库中的索引技术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所有数据都放在磁盘上进行管理,所以称作磁盘数据库(DRDB:Disk-Resident Database),磁盘数据……
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但凡做企业的,不管是创业的还是在互联网冲击下转型升级的传统行业企业家,“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了大家共同……
SEO优化 更多>>
-
什么是灰帽SEO技术?
一说到SEO技术,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白帽SEO技术…… -
如何快速有效的降低网站跳出率?
网站跳出率是评价一个网站性能的重要指标,如…… -
巧用nofollow和tags让收录暴涨
很多人在博客里看到nofollow这个词我想第一时间会…… -
细雨算法2.0即将上线:主要打击B2B领
对于近期B2B领域出现的伤害搜索用户体验的违规…… -
如何在百度站长工具平台上进行“网
作为一名站长,在网站搭建以后,如果想要使用…… -
百度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关于百度以及其它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其实大…… -
百度正式宣布取消百度新闻源数据库
因百度对时效性内容识别技术升级,原独立新闻…… -
浅谈长尾关健词理论的局限性
长尾关键词是个基于营销学的动态概念,在一定……